黃浦江引爆“白日焰火”
作者:鐘立敏發布機構:人民日報海外版發布日期:2014-08-19
白日焰火,燃起人與自然的思考
整場白天焰火將大自然擬人化,分成“挽歌”、“追憶”、“慰藉”三幕。第一幕“挽歌”用壯烈的黑白煙花束、瀑布打開序幕,猶如送行的隊伍,誦敘人生如歌、悲欣交集的情懷。“烏鴉”的黑色翅膀開開合合來來去去,最后在滿場綠色“荒草”焰火亂發的愴涼感嘆中結束。第二幕“追憶”是對往事的回憶,以漫天斑斕的顏色煙霧回顧人生往事、歲月如梭,往復的滾滾煙花,激起萬千情誼和思緒;第三幕“慰藉”表現人們心中對生命所懷希望的溫暖。以漫天“彩菊”、“白菊”等高空煙彈開始,齊射短促有力,最后突然加速,打出滿天“黃柳”,檸檬黃色激烈濃郁、歷久不息,在緩緩落下中結束。
呼應此次展覽的生態環境主題,白天焰火所用產品均符合環保標準,并主要由食用色素、食品粉、衣服色料等無毒成分構成。
《九級浪》關注生態議題
生態環境問題是當今人類面臨的重大挑戰,也是藝術界無法回避的議題。《蔡國強:九級浪》個展不僅直面地球、包括中國當下的生態問題,更延伸到人與自然的關系,連結中國傳統詩意美學和哲理,包括人對自然的思考以及對原風景與心靈故鄉的追索。
整個展覽使用當代館一、二層大小十余間展廳。步入當代館一樓大廳,之前作為藝術事件、儀式般駛過黃浦江的大型裝置作品《九級浪》終于靠岸,近距離注視,蔚為壯觀:飽經風霜的漁船上,老虎、熊貓、駱駝等99只仿真動物耷拉著腦袋,好像在時代的大風浪里暈了頭。雖然令人聯想起諾亞方舟上被救贖的生命,但這里的動物們卻似乎奄奄一息,表現人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和無力,看似童話般諧謔,卻更顯悲劇色彩。
特別創作《沒有我們的外灘》
步入二樓展廳,迎面而來的同樣是蔡國強為上海個展特別創作的紙上火藥草圖《沒有我們的外灘》。這幅27米長、4米高的火藥爆破草圖表現了數百年滄桑輪回后,外灘返歸自然:揚子鱷在黃浦江畔曬太陽,麋鹿、老虎、牛馬在街頭散步,松鼠、猴子在萬國建筑門窗間玩耍,構成熟悉又陌生的天際線。蔡國強把舊時海派畫家代表作中的風物,在外灘萬國建筑樓宇上播散:吳昌碩的荷花旁水鴨成群結隊,虛谷的貓在岸上盯著水里的金魚,任伯年的芭蕉、公雞……恍然間,“海派”精神在三個時空間疊石成山。
除上述新作之外,藝術家還在當代館標志性的“大煙囪”內創作了裝置作品《天堂的空氣》。高聳的偌大空間內,三個仿真嬰兒坐在搖椅里緩緩地蕩著秋千,持續擾動煙囪中的空氣。165米高的煙囪氣場,如同宇宙星空里的一個巨大黑洞,把身在其中的觀眾、娃娃一起吸入看不見的高處,在煙囪里創造著孩子們的天堂。
開拓藝術觀念和形式的總結
據了解,蔡國強的經典大型裝置作品《撞墻》,寬4米、高18米的立軸火藥長卷《巴西花鳥圖》以及藝術家歷年爆破計劃影像集錦、展覽手稿和《藝術家大事記》等亦同時展出。
此次個展為藝術家近年來重要創作理念和形式的回顧,也是對蔡國強長年穿梭在世界多元文化間、與當地族群互動合作,實現作品在多種藝術形式甚至文化形態間的轉換,持續開拓藝術觀念和形式邊界的方法論的總結。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館長龔彥女士表示,《蔡國強:九級浪》是首個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舉行的當代中國藝術家大型個展。“此次蔡國強先生結合當代館‘發電廠’的獨特歷史背景,直面日益緊迫的生態環境問題,以豐沛的藝術探索,聯動深切的人文關懷,在當下社會生活中意義重大。”她表示,期待展覽對生態環境問題的回應,及其傳遞的生存信念,能夠成為向中國和世界發出的樸實而有力的信號。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及版權問題等錯誤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電話010-64464058),感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