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應急廳
關于省十三屆人大
二次會議1100號建議的答復意見
湘應急字〔2019〕24號
顏頌華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保護和支持煙花爆竹傳統文化產業健康發展的建議》收悉。根據建議辦理工作的有關規定和要求,綜合省生態環境廳、省公安廳、長沙市人民政府會辦意見,現答復如下:
一、關于支持我省煙花爆竹產業高質量發展
煙花爆竹是我省的傳統特色產業,在瀏陽等部分主產區,煙花爆竹是情感依托,是地理標志,是富民產業,是亮麗名片。省委書記杜家毫指出:湖南的煙花爆竹不僅供應全國,在國際上也占有較大比重,是“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產業,要通過轉型升級,做大做強。近年來,我省通過淘汰煙花爆竹不安全落后產能,大力實施生產機械化,推動了煙花爆竹產業高質量發展。在產業基礎方面,全省淘汰煙花爆竹散小差企業990家,產區縣由72個減少至8個,生產企業由2162家減少至982家,保留企業的生產規模、設施條件、管理水平均取得質的提升,湖南煙花爆竹傳統產業革新步伐走在全國前列。據統計,2018年全國煙花爆竹生產總值600余億元,出口60億元,其中湖南煙花爆竹生產總值291億元,出口39億元,占全國“半壁江山”。在安全方面,2018年全省發生煙花爆竹事故7起、死亡6人,同比減少4起、少死亡14人,分別下降36.4%和70%,杜絕了較大及以上事故,煙花爆竹危險涉藥環節基本實現了機械替代人工。在環保方面,加大煙花爆竹新產品、新藥物、新工藝研發扶持,先后研發了無硫、微煙等環保型產品,制定產品質量地方標準、嚴格控制單個產品藥量,減少燃放對環境的影響。
二、關于合理制定我省煙花爆竹禁限放政策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們的奮斗目標。每逢盛事燃放煙花爆竹,是中華民族的千年傳統習俗,特別是近年來國內外重大活動,高規格燃放焰火,這充分體現了人民對美好生活需求。一方面,要秉承民意和避免“一刀切”全面禁放煙花爆竹;另一方面,也要充分認識“藍天白云”、“青山綠水”更是人民美好生活的基本追求。各地方政府及有關部門應權衡利弊,預先規劃、科學評估、聽取群眾意見,綜合考慮大氣環境容量、傳統習俗等因素,合理制定本地煙花爆竹禁限放政策(含禁放時段、范圍、品種)。截止2018年底,我省有9個市州制定了主城區禁放政策、5個市州制定了主城區限放政策,66個縣市制定了主城區禁放政策、52個縣市制定了主城區限放政策,禁限放的范圍均為主城區。長沙市人民政府已于2019年1月重新修訂了中心城區煙花爆竹禁限放政策,明確中心城區每年農歷臘月二十四至正月初六期間和元宵節當天(正月十五)每日6:00至24:00(除夕和初一全天)允許燃放煙花爆竹,其余時段禁止燃放,不擴大農村煙花爆竹禁限放范圍。各煙花爆竹企業及行業協會要順應發展新常態,積極改良煙花爆竹傳統產品,研發安全型、環保型煙花爆竹產品,推出喜聞樂見的城市煙花,滿足人民群眾燃放煙花爆竹的美好需求。
三、關于強化監管執法,維護良好生產經營和燃放秩序
省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將督促省直有關部門和產區縣人民政府切實加強煙花爆竹產業引導,改善企業生產環保設施,完善煙花爆竹產品標準體系,淘汰落后工藝,嚴厲打擊生產銷售和燃放不符合質量標準的煙花爆竹,維護煙花爆竹行業整體形象。省應急管理廳將強化煙花爆竹源頭監管,嚴格準入許可,進一步提升企業基礎安全條件,守住安全生產底線不動搖,確保煙花爆竹產業安全健康發展。
感謝您對煙花爆竹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湖南省應急管理廳
2019年6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