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花炮文化,創新行業發展 ——論文化建設對花炮行業的影響
作者:張繼云發布機構:本站發布日期:2018-05-15
花炮在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在千年的傳承中不斷得到發展,“爆竹聲中一歲除,火樹銀花不夜天”煙花已經成為傳統文化的一個代碼,它不但是春節期間百姓的娛樂物品,同時也是重大慶典的必備之物。
2008年奧運會的“大腳印”給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春節期間香港維多利亞港灣和臺北101大廈噴薄的流輝讓觀者流連忘返,2018青島G20峰會還將有煙花上演,花炮早已成為現代重大活動不可替代的重要部分。由于花炮是易燃易爆品,燃放的同時也會產生低炸、火險,造成傷人致殘或財物損失等,另外原材料漲價,人工成本提高等都使行業發展崎嶇不平,其中政府的禁放、限放更是壓倒駱駝的最后一顆稻草。
為了挽回行業的頹勢,有人認為應該節約生產成本,有人認為應該改進產品工藝,有人認為應該公關政府,太多建議不一而足。本人認為挽救行業應該從源頭上入手,重新認識花炮文化,只有對花炮文化進行傳承、建設、發展和創新,花炮行業才能徹底的涅槃重生。下面從禁限放、花炮文化的建設發展等幾個方面進行探討,闡述我的觀點。
一、禁限放使花炮行業陷入危機。根據公安部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止2018年1月,全國禁放縣級以上城市為803個,限放城市923個。城市的禁限放使煙花行業的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業內人士憂心忡忡,多數人認為如果這種情況不能有效遏制,花炮行業將遭遇災難性后果。是什么原因導致政府實行禁限令,如果我們能消除這種因素是否能扭轉乾坤,改變政府的看法?我們看到政府對禁限放的理由主要是環境和安全兩大因素。
環境的影響來自廢物污染和噪音干擾。燃放煙花爆竹會產生光、聲、色、型、煙霧,同時還會產生廢氣和廢物。廢物一般是指碎紙和顆粒狀殘渣,廢氣存在短期增大空氣中PM2.5濃度。近年來,模壓產品大量上市也引起了行業的爭議,因其燃放后的殘留物不易清理造成城市垃圾的堆積,也遭到了某些地方政府的排斥。有些政府過去把花炮廢氣、廢物作為污染源,有的也將它作為城市禁放的主要理由。
關于燃放帶來的噪音干擾,最初煙花爆竹的爆響聲音是用來驅瘟除魈,所以燃放的分貝值越大越受百姓歡迎。當今時代高樓林立,老人習慣安靜,小孩多受寵愛,高分貝值的產品不但影響了百姓休息,對小孩而言也容易產生驚嚇,它也是城市限放的主要理由。縱觀上述現象,我們感到部分地方政府態度還是比較客觀,他們也意識到燃放煙花爆竹產生的廢氣并不是造成空氣污染的主兇,更不是加重PM2.5濃度的根本因素,所以各地在制定禁限放政策方面還算趨于理性。
影響安全的因素也有很多,有生產、儲存、運輸、燃放和產品質量方面等等。關乎禁限放方面的安全因素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產品質量缺陷造成的人身財產安全事故;二是燃放方法不當導致的傷人致殘。不管是造成的什么后果,究其原因產品本身的質量尤為關鍵。
每年春節過后,都不可避免地會有因燃放導致的傷人致殘和燃放火險導致的火災事故。對于事故出現的原因,既有消費者燃放方式不當人為造成的傷害,也有產品本身質量的缺陷,質量缺陷源于超標產品占有相當的比例。
二、花炮文化的傳承與建設。
與禁限放相比,花炮燃放的斷層更令人擔憂。現在燃放花炮的大多是中老年人和農村百姓,小孩和青年已經對燃放花炮陌生了,這種斷層的出現如不改變,那么未來10年、20年,不需要政府的禁限,花炮行業也會步入衰敗境界。這種需求的減少是源于花炮文化傳承的缺失,業內人士都有共識,所以對花炮文化的建設與傳承是一個重要和長期的工程。如何進行行業文化傳承,我想可以從二個方面考慮,一個是對花炮專業人才的培養,另一個是對年輕人花炮興趣的引導。
三、花炮人才的培養。
花炮的生產是一項傳統工藝,大多是師傅帶徒弟,口傳心授,日積月累熟能生巧。我們周邊不乏能工巧匠,但能說清產品制作原理則少之又少。究其原因只是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所以只有傳承沒有發展,是行業和企業衰落的原因。花炮知識及原理的普及迫在眉睫,要大力發展花炮專業院校,培養專業化人才,不但掌握基礎知識,還能夠利用花炮原理對產品進行完善和改進。近日,我們看到北京理工大學教授劉吉平研發的“硝化竹纖維素制備的火藥無煙、無硫。”這是煙花原材料在安全環保科技方面的一個創新,更是科技人才在花炮科研方面的體現,所以花炮行業傳承發展人才的培養至關重要。
四、培養年輕人對花炮的了解和興趣。
花炮消費的斷層主要是80后的年輕人,由此我想到在引導這代年輕人對煙花產生興趣的同時,可以一并從娃娃抓起。80、90后也有部分成為娃兒父母,一方面建議面對社會學校進行宣傳引導,學會講好煙花故事,將古老的煙花文化融入教科書中,讓娃兒產生興趣,這是牽手父母陪伴一起了解煙花的極好方式;另一方面加大媒體的宣傳力度,主動聯系媒體,正面引導,去交流和傳播煙花現代科技的發展和進步。
有些人他們還是停留在對傳統的記憶中,只是燃放小鞭沒什么太多的興趣,玩手機、打游戲占據了他們更多的時間。應該加強生日聚會、男女求婚、結婚慶典等主題焰火的開發推廣力度,讓年輕人逐漸對花炮燃放產生興趣,這也是解決花炮燃放斷層的一種手段和措施,花炮需求性由此也會有內生性增長。
五、花炮文化的發展。
耳邊陣陣爆竹響,嗅聞淡淡硫黃香,這就是我們體味到的具有濃郁的年味。傳統的花炮燃放主要集中在春節期間,這樣就固化了消費者燃放習慣和行為。有著千百年歷史的傳統煙花產業,不能還維持一成不變的傳統行業模式,文化需傳承,也應有揚棄,花炮作為中華民俗的傳統文化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以適合現代人的現代生活。
如何改變消費習慣,讓傳統行業有更多的發展空間,可以嘗試將煙花爆竹融入到現實生活,從祈福納祥擴張到旅游、城市廣場和婚慶典禮等活動中。
六、參與文化旅游項目。
文化旅游是新興熱門的行業,根據《2016年中國旅游業統計公報》數據顯示,國內旅游市場持續高速增長,全國國內旅游人數44.4億人次,收入3.94萬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1%和15.2%,可見旅游產業已經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之一。
現在人們在節假日均喜歡結伴旅行放松心情。煙花企業可與旅行社建立戰略伙伴關系,通過在旅游地點舉行篝火晚會或歌舞晚會的平臺,用燃放煙花來助興。用旅游拉動花炮消費,用花炮來為旅游增彩。
七、加入城市廣場活動。
當下城市廣場活動處于方興未艾,很多大中型城市均會舉辦美食節、服裝節及啤酒節等活動,來為當地群眾提供休閑的場所。我們煙花企業可以通過與當地文化部門進行有效溝通,通過舉辦歌舞等活動開展焰火燃放,為城市的休閑生活增加活力元素。
八、參與婚慶等其它活動。
婚慶市場是一個具有長久生命力的市場,隨著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及青年人意識的改變,舉辦浪漫、高貴和華麗的婚慶已成為時代的潮流。
在婚禮上,除了傳統的鮮花、燈光、舞美等效果,也可以考慮增用冷光焰火和主題小微焰火進行點綴,讓煙花不僅成為消費品,更要成為藝術品和欣賞品。
九、花炮文化創新。
煙花爆竹的出現本身就是一個創新,在人們對“年”的恐懼的情況下,先祖造出了爆竹來驅趕鬼魅。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們觀念的改變,一些過時的陳舊的傳統已經不合時宜。此時煙花人要順應時代的潮流,根據當代社會的需求偏好重新開發新產品。
創新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人們的痛點,那么人們的痛點是什么呢?主要還是來自對安全方面的恐懼。所以未來的煙花應該解決產品質量和安全的問題,開發適應新時代,走進超市,隨意可買,讓消費者能坦然無所顧忌欣賞的文化娛樂產品。
十、解決產品質量、安全問題。
近年來花炮生產工藝逐步提高,但仍然存在質量缺陷。據監督抽查結果顯示,主要的產品缺陷體現在標識不齊全、引火線點燃時間過長、過短及含藥量超標等。產品的安全質量是行業發展的根基,生產企業應從原材料、配方、生產工藝及質量檢驗等各個環節嚴格把關,才能杜絕或減少產品的質量缺陷。從而讓消費者買著放心,放著舒心。
十一、解決消費者燃放煙花不當問題。
一般情況下消費者只有在春節期間才燃放煙花爆竹,平時少有燃放的習慣,所以當春節來臨之際,對買到的花炮有種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覺。由于地面花的引火線位置各異,有的安裝在于上端,有的安裝在中間和底部,消費者很難找到位置,對燃放產生了不便。
目前很多花炮企業對外包裝進行了升級,增加了二維碼,觀眾可以通過手機掃碼可以看到該品種的燃放效果。但是把燃放說明以語音的形勢內置在二維碼信息中,那么消費者就會對燃放有了全面的了解,解決或大大減少了消費者由于錯誤的燃放方式而造成的人身傷害。
十二、解決消費者需求不足的問題。
花炮之所以受到政府的打壓、禁放和限放,同時也受到部分百姓的抵制與厭煩,究其原因還是花炮的燃放對人們的財產和安全構成了威脅,對環境造成了傷害。
所以要對傳統的大含藥量產品、安全有問題的產品進行改造。生產出安全、環保、小型的產品,突出文化創意和科技創新。讓旅游煙花、城市煙花、婚慶煙花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開發出百姓喜歡,孩子喜愛的產品。保留人們對花炮燃放美好的愿望,真正做到花炮行業的洗禮重生。
十三、樹立文化自信。
花炮文化是一種軟實力,它看不到,摸不著,但卻是不可缺少。在過去的幾十年,經濟的快速發展讓我們漠視了文化的建設,在未來的幾十年,我們一定要重拾文化建設、傳承和發展,用文化自信來提高我們的行業自信。
當前花炮行業雖然處于困難的時期,面臨著環保、安全和消費不足等不利影響。但花炮行業有其自身的成長性和堅韌性,它如一條千年的長河滋潤著我們中華民族兒女的心靈,豐富著我們的精神生活。無論是過去還是未來,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都對花炮有著割舍不斷的情節。“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堅信只要堅持文化自信、理念創新、企業自覺、行業自律,我們煙花爆竹行業定會走出危機,再續輝煌。
參考文獻:
1、禁限放數據來源公安部
2、《2016年中國旅游業統計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