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花爆竹“招”來了霧霾?
作者:袁一雪發布機構:中國科學報發布日期:2015-03-16
在剛剛過去的農歷羊年春節,關于煙花爆竹到底該禁還是該放的討論一直不曾停歇。在一片爭議中,今年全國春節煙花爆竹的銷售量再次下降,甚至有的地區減少了近五成。
但是,到底是否應該將煙花爆竹一“禁”到底?支持禁放的一方認為,一則鞭炮燃放釋放有害物質,加重霧霾趨勢,二則鞭炮燃放后滿地碎屑,不利于環保;不支持禁放的一方則認為,春節是傳統節日,在辭舊迎新之時,燃放爆竹才能透出年味,霧霾也非春節期間燃放爆竹時才出現。兩方觀點僵持不下。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燃燒與環境技術研究中心上官文峰團隊通過一項實驗發現,僅僅3只小鞭炮產生的霾污染,便足以讓30立方米內的PM2.5濃度嚴重爆表。
數據很“驚悚”
眾所周知,霧霾的主要成分就是可吸入顆粒物,即PM2.5、PM10等,上官文峰團隊將3只小鞭炮放入30立方米的測試艙中進行燃放,測得其產生的PM2.5濃度達到1230微克/立方米。要知道,這一數據是“爆表值”500微克/立方米的2.46倍,為“合格值”75微克/立方米的16.4倍。這個結果表明,煙花爆竹確實會帶來霧霾。
更值得人們關注的是,爆竹燃放的有害成分不僅僅是可吸入顆粒物,早在2013年春節期間,河北省石家莊市的環保部門就曾經監測發現,可吸入顆粒物、二氧化硫等成分都能夠從鞭炮燃放物中檢測到。
除此之外,氮氧化物、硫化氫、一氧化碳等成分也隨著鞭炮的燃放產生,甚至有專家表示,一些色彩絢麗的煙花燃燒,還可能產生某些重金屬污染。
再加上燃放后,煙花、爆竹留下大量碎屑,造成環衛工人工作量增加;強烈的炮聲對于周邊環境有所影響……這些重重“罪責”,令不少人在今年春節放棄了放炮的打算。但也有不少人產生疑問,燃放煙花過節的傳統并非近幾年才有,但是霧霾卻是最近幾年才愈演愈烈,煙花爆竹真的是導致霧霾成為城市痼疾的原因?
解讀須謹慎
“從這個實驗來看,鞭炮燃放對于局部、短時可吸入顆粒物的貢獻率確實不容忽視。” 北京理工大學機械與車輛學院能源與動力工程系教授李向榮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但我個人認為,這只是實驗裝置里的測試數據,燃放煙花爆竹對于近年來全國大氣污染的影響有多大,尚缺乏數據支持。”
李向榮表示,煙花爆竹燃放時的天氣條件、地形地勢、燃放量等都對其是否會對大氣造成長時間嚴重的污染產生影響。清華大學醫學院博士田埂也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鞭炮不屬于持續污染源,雖然實驗數據代表污染嚴重,但是其燃放形式不足以引起持續的霧霾現象。“煙霧艙做實驗是一種情況,但是大氣氣象條件和煙霧艙是不同的,而且鞭炮中含有的有害成分的毒性作用和其暴露時間有關系。煙霧艙中的實驗可以證明鞭炮燃放會釋放可吸入顆粒物,但是目前還沒有實驗證明鞭炮釋放的污染物會對人體產生嚴重傷害,對于燃放鞭炮的空氣污染效果不宜過度解讀。”田埂說。
態度要客觀
在我國,大氣污染控制工作主要就是控制污染物總量。2013年,國務院發布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中就提到,經過五年努力,使全國空氣質量總體改善,重污染天氣較大幅度減少;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空氣質量明顯好轉,具體政策就是從加大綜合治理力度、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加快企業技術改造、加快調整能源結構等方向入手。
“大氣污染治理是個綜合工程,保證環境的空氣質量也是個總量控制,使所有汽車、工礦業等產生的污染物達標,最終達到預期的空氣質量等級。就像進入食品中的某些成分,其中不乏對人體不良或者有害的物質,只要控制在一定的量,不對人體產生傷害即可,要全部杜絕幾乎不可能。”李向榮說,“要做到這一點,就要分別控制,比如汽車排放量是多少,工礦業的排放是多少等,最終達到目標。”
“國家目前的做法就比較合理,對于燃放煙花不鼓勵但也并未完全禁止,畢竟現在世界各地在舉行慶祝活動時大都會燃放煙花。今后應加強相關環保宣傳,適當控制煙花爆竹生產量和減少燃放量。”李向榮說,“因此,民眾和媒體都應該客觀看待鞭炮燃放的污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