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十二五”應急體系規劃出臺
作者:發布機構:西部商報發布日期:2011-08-17
甘肅省“十二五”應急體系規劃出臺,未來5年自然災害應急救助能力顯著提高
民眾受災24小時內可獲救助
編者按
在一切災難、事故面前,生命無價,救人第一。
《甘肅省“十二五”應急體系規劃》明確了未來五年我省在四類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救援的具體細節,對應急管理體制機制和救援隊伍的建設做出明細規定,這些條款彰顯我省應急體系以人為本的準則。
在災害發生后,第一時間對受災群眾給予救援是應急救援的重中之重。建立健全市州地震災害應急救援隊伍,使救援隊伍在2小時內趕赴災區,讓受災群眾能夠在災害發生的24小時內得到有效救援……這些細則無疑是該規劃的最大亮點。
記者李楊
每日甘肅網-西部商報訊“到2015年,我省自然災害應急救助能力顯著提高,災民24小時內得到基本救助;蘭州及部分中等城市可基本抗御6級地震……”針對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和社會安全事件等四類突發公共事件,省政府辦公廳近日出臺了《甘肅省“十二五”應急體系規劃》。
救援現狀
第一時間搜救能力
還需要進一步提高
“十一五”以來,我省已初步建成了以公安、武警、軍隊為骨干的突擊力量,以專業救援隊伍為基礎力量,以企事業單位專兼職隊伍、應急志愿者為補充的應急救援隊伍體系。“十一五”期間,市州共組建綜合性應急救援隊伍87支、10972人;縣市區共組建綜合性應急救援隊伍716支、34457人;街道(鄉鎮)、社區(村)共組建綜合性應急救援隊伍9477支、238374人。
“十一五”期間,全省應急管理體系建設工作取得了很大進步,但仍存在許多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應急預防預警和信息指揮系統建設滯后,一些行業、領域監測設備和手段較為落后,綜合預警能力亟待加強。生產安全、生命線工程、公共衛生、動物疫病等領域信息化程度較低;救災直升機、大型云梯以及核生物、化學等有毒有害物質的監測、檢驗等特種高端技術裝備不足。應急隊伍建設亟待整合,各類專業應急隊伍和裝備數量不足,布局不盡合理,大型和特種裝備缺乏。應急管理專業人才缺乏,志愿者隊伍建設滯后;遠程快速拉動和協同能力較差,現場處置能力尤其是第一時間的生命搜救能力亟待增強。
建設任務
以蘭州為中心建城市群地質災害預測預報體系
按照應急管理主要內容,結合我省實際,“十二五”期間全省應急管理重點圍繞應急管理體制機制、監測預警、信息與指揮、應急隊伍、應急物資、應急通信、緊急運輸、培訓演練、科技支撐、恢復重建等十個方面開展工作。
建設以蘭州市為中心的城市群地震災害預測預報體系,力爭對6級以上、特別是7級以上強地震,實現有一定減災實效的短期臨時性預報,建立實用化的地震預測預警系統。在蘭州、隴南、天水、甘南、臨夏、定西、慶陽、平涼、白銀等地質災害多發易發區,建設地質災害預警示范區和專業監測點;在各市州及縣市區建設地質災害氣象預警平臺,初步建成覆蓋全省的地質災害監測預警體系。建立全省統一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監測和通報網絡體系。
建立健全市州地震災害應急救援隊伍,依托武警、消防等現有力量,按照2小時內救援隊伍趕赴災區的要求,在河西、隴東地區各建設一支區域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伍,配備專業裝備,加強專業訓練,滿足及時開展本地和跨區域緊急救援的需要。
將甘肅儲備物資管理局甘肅省應急物資儲備倉庫武山分庫和甘肅省應急物資儲備倉庫永登分庫改建成天水市和酒泉市應急救援物資保障點。在張掖市、平涼市分別新建一個甘肅省應急救援物資儲備點,將其作為河西地區和隴東地區應急物資儲備的重要基地。
在全省14個市州各建成1個地質災害應急中心。通過固定通信終端和移動通信終端的融合,建成有效整合城市各類應急救援力量(110、119、120、122等)及市政服務資源,統一接警、統一指揮、聯合行動,及時、有序、高效地開展緊急救援或搶險救災行動的綜合救援體系和集成技術平臺。
應急救援
自然災害
蘭州等市可抵御6級地震
自然災害應急救助能力顯著提高,災民24小時內得到基本救助;重點河流和重點河段防洪工程堤防達標率達到48%;突發氣象災害預警時效提高到30分鐘以上;蘭州及部分中等城市可基本抗御6級地震;地質災害氣象預警準確率提高到60%以上;突發性地質災害實現24小時、1小時分段預警;森林火災受害率低于1%。,草原火災受害率低于0.3%。;沙塵暴預警信息提前12小時發布。
事故災難
水熱氣故障
處理及時率達100%
億元國內生產總值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36%;工礦商貿從業人員10萬人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15%;煤礦百萬噸死亡率下降27%,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事故起數不突破60起;城市供水、供氣、集中供熱故障處理及時率達到100%,杜絕大面積非正常停水、停氣、停熱、停電事故;道路交通事故萬車死亡率下降10%以上;企業排污造成的重特大環境事件降低20%。
公共衛生
動物疫情
24小時應急到位率達95%
縣級以上醫療衛生機構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傳染病疫情網絡直報率達到100%,及時率和準確率達到100%,鄉鎮醫療衛生機構對突發公共事件和傳染病疫情網絡直報率達到80%以上;鄉級以上動物疫情報告網絡覆蓋率達到100%,行政村動物疫情觀察員覆蓋率達到100%,應急預備隊在突發重大動物疫情發生后24小時內到位率達到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