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設區市、韓城市安全監管局:
現將陜西省《2016年煙花爆竹安全監管工作要點》印發你們,請結合實際,切實抓好貫徹落實。
陜西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
2016年3月16日
2016年全省煙花爆竹安全監管工作要點
2016年全省煙花爆竹安全監管總的要求是:按照國家安全監管總局重點工作部署和“去產能、去庫存、增效益”的要求,以企業整頓提升和關閉退出為重點,以推動企業切實落實主體責任為主線,加強企業安全基礎設施建設和重大危險源管控,注重依法治安和規范嚴格執法,注重提升企業安全管理能力,注重信息化 、標準化、自動化建設,注重重點地區事故防范,注重創新工作方法,狠抓各項工作落實。著力在事故預防和治隱排患上下功夫,堅決遏制煙花爆竹事故,力爭煙花爆竹行業全年零死亡。重點抓好五個方面的工作。
一、深入推進煙花爆竹專項整治
(一)繼續開展煙花爆竹生產領域整頓關閉專項整治。按照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和省政府的要求,全省煙花爆竹生產企業“只減不增”。渭南、安康、漢中、寶雞四市要結合實際,進一步加大關閉退出力度,在現有企業基礎上,再減少生產企業數量,凡是不符合安全生產條件和標準且無力整改的企業一律予以淘汰;凡是發生責任亡人事故的企業要堅決依法予以關閉;凡是未落實“三庫”建設標準、不按規定和要求實施提升改造的生產企業一律予以退出;指導推動更多不適于煙花爆竹生產的地區及安全條件差的企業退出生產。
(二)扎實推進全省煙花爆竹生產經營企業整頓提升。一是緊盯生產、儲存、運輸、銷售等重點環節,牢控裸藥工房、危險工序、要害場所等關鍵部位,狠抓“三庫”、“四防”改造,提升企業機械化、信息化水平和從業人員素質,全面推進煙花爆竹安全監管各項工作。二是深刻汲取有關事故教訓,加大已經退出企業的后續安全監管,做好關閉退出企業的善后處理工作。開展專項行動,依法依規全面排查摸底,科學有序處理遺留藥物、半成品、成品等危險物。追根溯源,確保轉移流向清楚。配合公安等部門科學有序安全處置,確保不形成新的隱患風險。三是嚴厲打擊非法采購、儲存、銷售煙花爆竹產品的行為,著力在規范煙花爆竹產品流通經營渠道上下功夫,進一步規范煙花爆竹經營市場秩序。繼續深入開展煙花爆竹批發企業“六嚴禁”以及零售點“兩關閉”、“三嚴禁”,全面排查清理不具備安全條件的經營批發企業和零售門店。
(三)扎實推動“三庫”專項整治。一是按照《陜西省煙花爆竹生產企業“三庫”建設工作方案》(陜安監〔2015〕167號)的要求,煙花、爆竹生產線生產能力與“三庫”的儲存能力不相匹配的企業必須進行改造。黑火藥、引火線生產企業比照煙花生產企業“三庫”標準執行。二是“三庫”面積達不到國家安全監管總局煙花、爆竹生產企業“三庫”設置基準表(安監總廳管三〔2015〕59號)要求的生產企業不予延期換證,在2017年12月之前必須完成改造。 2017年12月底前,未達到“三庫”設置基準表要求的企業,許可證在有效期內的必須停產改造,許可證過期或到期后仍未完成改造的企業依法予以關閉;2015年11月1日至2016年3月1日期間,已經延期換證但未達到國家安全監管總局“三庫”建設標準的生產企業,由當地縣級安全監管局暫扣安全生產許可證不予復產,待企業改造“三庫”面積達到標準后予以復產。三是堅決取締無倉儲或與生產企業共用成品庫的經營批發企業。
(四)深入開展危險場所“四防”專項整治。推動企業加強危險生產經營場所的導靜電設施建設。所有生產經營(批發)企業必須自備檢測靜電的檢測設備和指定專門的導靜電設備檢測人員,并建立定期檢測危險場所導靜電設施制度,定期對1.3級以上工房、庫房的導靜電設施進行檢查。2016年5月底之前,當地縣級安監部門要責令未落實配備檢測設備、檢測人員及建章立規的企業停產整頓,并依法予以行政處罰。
(五)繼續開展煙花爆竹生產企業機械化改造和標準化達標工作。一是進一步推進爆竹自動裝藥機、插引機、結鞭包裝機的革新改造,推動配套工房建設標準化,提高機械設備安全生產性能,進一步減少現場生產作業人員,提高爆竹本質安全水平。二是全面推廣爆竹引線“濕法制引”技術。加快組合煙花內筒裝藥、裝發射藥、裝內筒機械設備推廣,逐步建設組合煙花自動化裝藥、組裝生產線,淘汰內筒手工制作裝藥生產工藝和安全可靠性能差、落后工藝技術和機械設備。堅決打擊爆竹引線“干法制引”和煙火藥手工混藥工藝。三是按照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和我省有關開展煙花爆竹標準化達標的要求,鼓勵企業繼續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活動,提高企業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質量,促進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的落實。
二、嚴格規范煙花爆竹行政許可和執法檢查
(六)嚴格行政許可程序。按照《安全生產許可條例》、《煙花爆竹生產企業安全生產許可證實施辦法》和《煙花爆竹經營許可實施辦法》及網上行政許可系統的要求,加強行政許可事前、事中、事后安全監管,嚴格執行許可證過期注銷規定,及時公告許可證換發、吊銷、撤銷、注銷等情況。嚴格煙花爆竹安全生產準入條件,嚴把安全生產許可換證關和復查驗收關。凡在行政許可時限內未提前三個月提出延期換證申請的煙花爆竹生產經營企業,自許可時限到期之次日,省、市安全監管局依法予以注銷生產、經營企業許可證。
(七)嚴格網上申報材料審查。企業首次提供虛假、偽造材料作為申請事項上報資料的退回并予以警告;再次發現提供虛假申報材料作為申報事項將不再受理并取消企業申報資質;中介機構提供的竣工驗收、現狀評價及專項評價報告,有故意出具虛假內容的,一律予以查處。
(八)配合國家安全監管總局進一步完善煙花爆竹有關法規標準的修訂、制定,編制煙花爆竹安全監管執法手冊。加大法規標準宣貫力度,提升基層安全監管人員業務能力,切實落實縣鄉村三級監管責任,提高監管執法能力。
三、深入煙花爆竹隱患排查和“打非治違”
(九)嚴厲打擊生產經營領域違法違規行為。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對問題突出的地區實行書面警示、掛牌督辦制度,推動基層政府強化煙花爆竹“打非”工作。大力整治企業“三超一改”、一證多廠、分包轉包、許可證過期等突出問題。嚴格整治將危險等級為A、B級產品標為C級以下產品的行為,嚴厲打擊在組合煙花中加隔板輔料增大產品體積的行為,加快淘汰“雙響類”產品。通過企業主要負責人承諾、職工上崗簽字確認、部位視頻監控、縣鄉村三級責任到人、列入黑名單管理和全覆蓋檢查,加大檢查頻次及員工舉報獎勵等措施,把每一項工作細化分解落實到具體部門、單位和人員,明確完成時限,推動“打非治違”工作有效落實;嚴格落實監管責任和企業主體責任,切實從本質上提升煙花爆竹安全監管能力和企業安全水平。
(十)完善監管部門聯席會議制度。根據煙花爆竹安全監管部際聯席會議精神,會同公安、交通、質監、工商、海關、供銷聯社等單位,鞏固、完善部門聯動機制,加強聯合執法,加大執法力度,始終保持打非高壓態勢。建立健全煙花爆竹“產品名錄”和“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加強對非法違規產品的追蹤溯源和處罰力度,協同相關部門開展煙花爆竹運輸和煙花爆竹質量與產品包裝專項治理。
(十一)完善產品流向管理制度。會同公安等部門適時開展流向管理信息系統培訓,督促煙花爆竹企業規范應用產品流向管理信息系統,落實定期檢查通報制度,嚴厲打擊生產經營批發企業無流向登記條碼的行為,對未按規定張貼產品流向登記標簽等違規行為依法從嚴處罰。
(十二)加強經營批發企業采購監管力度。凡是經營批發企業采購外省煙花爆竹產品,必須留存生產企業的有效生產許可證、制式購銷合同和流向登記相關材料的復印件,沒有以上證明材料的企業一律按照經營非法產品行為予以行政處罰。生產經營企業成品庫不得臨時存放查扣的非法違法產品和超規格產品,一經發現嚴肅查處。
四、嚴肅事故查處和責任追究
(十三)以“零死亡”為主要控制目標,在事故預防和控制上下功夫,不斷提高企業預防事故的能力。切實做到隱患不排除不生產,制度不落實不生產,措施不到位不生產。
(十四)嚴格事故查處和責任追究。對發生死亡事故的企業,按照“一案雙查”的要求,在追究企業直接責任人責任的同時,對監管人員因工作落實不力,監管不到位,責任不落實的,依法嚴肅查處,并嚴格追究責任。
(十五)嚴肅追究監管失職瀆職行為。加強行政執法人員公正執法、高效執法、廉潔執法的能力和水平,打擊懲治執法過程中徇私舞弊、弄虛作假等不法行為。失職瀆職的,移交檢察機關處理。有監督執法不嚴格,致使隱患問題長期存在的,追究相關部門和有關人員責任。
(十六)繼續加大煙花爆竹安全宣傳工作力度。在重點時段,運用電視、報刊、網絡等多種媒體,廣泛進行煙花爆竹安全宣傳,引導廣大群眾自覺抵制并積極舉報非法違法行為。及時發布一般以上事故基本情況,督促企業認真吸取事故教訓,避免同類事故發生。重視對沒有發生傷亡的重大險情或事件原因分析和教訓總結,及時跟蹤了解外省煙花爆竹事故,采取有效防范措施,防止類似事故發生。
五、加強安全監管隊伍和能力建設
(十七)加強安全監管力量。安康、漢中、寶雞三市要加強市縣兩級煙花爆竹安全監管力量,保證有與監管任務相匹配的安全監管隊伍和足夠的監管人員。
(十八)強化安全監管和技術人員業務培訓。省市兩級安全監管部門適時舉辦煙花爆竹監管和特殊工種人員強化培訓班,不斷提高監管和技術人員水平,推動全年各項工作的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