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辦成好事需要把準時度效
作者:崔文佳發布機構:北京日報發布日期:2017-01-22
近日,某地著眼于不樂觀的空氣質量,下發了一則“禁炮令”,要求春節期間全面禁止燃放煙花爆竹。不想反對聲音遠超預期,不得不撤回文件。朝令夕改的烏龍事件令人尷尬,也促人反思政策“初衷”與落地“效果”之間的關系。
好心為啥沒辦成好事?一大原因在于政府部門沒有掌握好決策部署的時度效。善治的實現是一個綜合結果,有了正確的出發點,決策部署還要配以恰當的出臺時機、穩妥的推進節奏、精細的落實策略。“審度時宜,慮定而動,天下無不可為之事。”就拿“禁炮令”來說,在霧霾頻擾、藍天稀缺的冬季,人人都期盼更清新的空氣,減少煙花爆竹燃放的決策導向合乎情理。但節日習俗、經濟損失、適用范圍、緩沖時間等因素應當被充分考量。輕視了這些,搞“突然襲擊”或者“一刀切”,就顯得不近人情、不合實際。多角度考量、全方位把握,尤其是要換位到利益受損群體的角度想想,才能更順利地辦成事、辦好事。
時度效聽起來很虛,掌握好卻必須求實。這種“實”,至少應該包括全面的調研、公眾的參與、科學的判斷。現實工作中,一些地方的政府部門恰恰不樂于做這些基礎性工作。比如,有的領導干部“情況不明決心大,心中無數點子多”,做決定全靠“拍腦門”;有的工作人員一線走訪蜻蜓點水,總結分析敷衍了事。打了折扣的前期準備,注定生產不出萬全之策,這是再好的初衷也改變不了的。將“殘次品”公之于眾、投入使用,結果只能是顧此失彼——照顧到了局部利益卻忽略了利益平衡,實現了短期的積極效益卻輕視了長遠的次生影響,等等。說到底,政府部門的決策部署只有建立在扎實的調查和嚴謹的分析之上,才稱得上科學,才更富前瞻性和針對性,才能從源頭保證效果。
看清這一點,對于政府部門實現治理的精細化、科學化尤為關鍵。當前,全面深化改革進入攻堅期、深水區。幾乎每個社會問題的背后,都會有過去種種情況的累積,會有現實種種利益的交疊,也會有未來種種路徑的考量,格局之復雜令人撓頭。另一方面,社會環境迎來眾聲喧嘩的輿論敏感期。決策部署忽視了時度效,不僅可能“張口就錯”,甚至可能“一錯再錯”,引發不必要的矛盾和沖突。在可預見的未來,政府部門的任務清單上還有諸多類似治霾的項目,樁樁件件考驗著政府部門的工作藝術。
我們要相信各利益群體的理解力,也要相信社會的承受力,更要相信人民群眾的善意和自覺。政府部門的決策部署只有出以公心、將心比心,把后果預估得充分一些,將隱患及早消除在萌芽狀態,才可能實現綜合效應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