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花爆竹與PM2.5
作者:CFFA發布機構:未知發布日期:2014-09-02
黃茶香、朱玉平、楊林
湖南煙花爆竹產品安全質量監督檢測中心
湖南省瀏陽市北正北路425號,410300
電子郵箱:56237958@qq.com
關鍵詞:煙花、PM2.5
煙花爆竹雖然是具有一定的危險爆炸物品,但也是人們喜聞樂見的傳統工藝美術品。燃放煙花爆竹是世界人民千百年來的習俗,我國的煙花爆竹更是歷史悠久,是國際上享有盛譽的煙花爆竹生產、銷售和出口大國。由于煙花爆竹在燃放過程中會生成一定的煙霧和氣體,引發了很多媒體夸大報道煙花爆竹燃放將產生大量的PM2.5,嚴重污染了環境,甚至被認為是造成近期全國各地出現連續霧霾天氣的罪魁禍首之一。鑒此,對煙花爆竹的組成原料、生產過程、燃放產物與產生PM2.5的關系進行全面分析,正確引導消費者消費,促進煙花爆竹產業的健康持續發展。
一. PM2.5及來源
PM,英文全稱為particulate matter,是指環境空氣中的顆粒物,根據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可用小于或等于100μm的總懸浮顆粒物(TSP),小于或等于10μm的可進入人體呼吸系統的顆粒物(PM10),以及小于或等于2.5μm的可進入人體肺部的超細顆粒物(PM2.5)的年、24小時和1小時平均質量濃度來衡量空氣的受污染程度。大部分有害元素和化合物都富集在細顆粒物上,而隨著其粒徑的減小,細顆粒物在大氣中的存留時間和在呼吸系統的吸收率也隨之增加,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也越大,因此PM2.5嚴重影響了空氣質量,同時對能見度也有重要影響,一般用PM2.5表示每立方米空氣中這種顆粒的含量,這個值越高,就代表空氣污染越嚴重。
PM2.5產生的主要來源,是日常發電、工業生產、汽車尾氣排放等過程中經過燃燒而排放的殘留物,大多含有重金屬等有毒物質,其化學組成因地區及污染源的不同而差異較大,目前所知的主要成分為硫酸鹽、硝酸鹽、銨鹽、含碳顆粒、金屬顆粒、礦物質等。
一般而言,粒徑2.5微米至10微米的粗顆粒物主要來自道路揚塵等;2.5微米以下的細顆粒物(PM2.5)則主要來自化石燃料的燃燒(如機動車尾氣、燃煤)、揮發性有機物等。
我國對PM2.5的檢測越來越重視,2012年2月29日新發布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增加了細顆粒物(PM2.5)濃度限值檢測指標,采用世界衛生組織設定的最寬限值,如下表1所示。
表1 空氣環境污染物基本項目濃度極限
污染物項目 | 平均時間 | 濃度限值(μg/m3) | |
一級 | 二級 | ||
TSP | 年平均 | 80 | 200 |
24小時平均 | 120 | 300 | |
PM10 | 年平均 | 40 | 70 |
24小時平均 | 50 | 150 | |
PM2.5 | 年平均 | 15 | 35 |
24小時平均 | 15 | 75 |
從煙花爆竹的組成、生產過程,燃放及其產物分析,煙花爆竹產生PM2.5和PM10這些細顆粒物極少,與汽車尾氣、燃煤等產生的PM2.5和PM10比較微乎及微。
1.煙花爆竹組成與PM2.5的關系
煙花爆竹主要由藥物、外殼、引燃裝置等組成。煙花爆竹的藥物主要由氧化劑、還原劑、增色增效物質和粘合劑組成。外殼主要由紙制品(瓦楞紙)、泥土(黃土和固引劑)、塑料等制成。氧化劑主要有硝酸鹽、高氯酸鹽、金屬氧化物等物質。還原劑主要由金屬可燃物、非金屬可燃物(主要由無機可燃物C、S、P和有機可燃物組成)。增色增效物質主要有含氯化合物(如氯化石蠟、聚氯乙烯)以及含金屬的著色物,如碳酸鍶、氧化銅等。粘合劑主要是有機粘合劑,如酚醛樹脂等。這些組成物質中不含有毒有害、重金屬,不會直接產生PM2.5的成份。
2.煙花爆竹生產過程與PM2.5的關系
煙花爆竹生產過程是將所需藥劑經過機械混合均勻或造粒,裝填入設計好規格尺寸的筒體內的工藝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藥劑充分混合、造粒、裝填和筒體封底等工序可能揚起粉塵,因煙花爆竹藥物的粒徑直接影響著其安定性,粒徑越小,藥物越敏感,易于發生安全事故,所以對藥劑等粒徑控制很嚴格,各藥劑成分和泥土粒徑一般控制在80~200目(即180~75微米)之間,即使是粒徑最小的成份鋁銀粉不超過320目(即不低于45微米),而且還與油脂包裹混合,封底用的黃土必須保持一定大的粒度和潤性才能粘合牢固。因此,在煙花爆竹生產過程中,幾乎不可能產生10微米及以下的顆粒,更不用說產生PM2.5了。和礦山開采、玻璃、水泥制造等接觸二氧化硅、硅酸鹽、纖維粉塵無法相比,至今千百年,從事煙花爆竹生產的工人未出現過一例得塵肺病的情況。
3.煙花爆竹燃放與PM2.5的關系
煙花爆竹引燃后發生燃燒或爆炸,產生光、聲、色、型、煙霧等效果,雖然有的產品藥物成分中不可缺少含有硫磺,但分析其燃放的特點、燃放生成物,發現煙花爆竹的燃放對環境所造成的影響與日常發電、工業生產、汽車尾氣排放相比是微不足道的。
1) 煙花爆竹燃放具有短期性
煙花爆竹是一次性娛樂消費品,燃放過程是短暫的,有的是瞬間爆響,有的持續燃燒產生效果時間也會不超過幾十秒鐘。人們一般只在婚喪、喜慶等重大節日里間斷性的燃放煙花爆竹,即使是重大慶典活動(如北京08年奧運會開閉幕式、國慶60周年等)的大型焰火燃放,持續燃放時間也只有十幾分鐘。短暫性的燃放煙花爆竹產生的煙霧揮發消散很快,一般正常燃放在幾分鐘內濃度迅速降低,恢復原有空氣環境質量,不會形成積累,對環境影響很小。
2) 室外空曠的燃放環境
煙花爆竹是一種危險爆炸的娛樂品,燃放要求有一定的安全距離,如C級>15米、B級>50米、A級>100米,除少數幾種D級產品如舞臺噴花、玩具類、摩擦類(被取消)外,均需在室外空曠的環境中燃放,觀賞距離要求在一定范圍之外。且煙花爆竹中大多數都是高空類產品,如組合煙花、禮花彈和升空類等。其中組合煙花的占到產品總量的60%以上,最低爆炸高度都在十幾米以上;禮花彈中最小的3號產品,最低爆炸高度都在45米以上。另外,煙花爆竹標準對產品的藥量作了嚴格的控制。煙花爆竹在室外空曠的空中燃放后產生煙霧很容易擴散,其濃度與擴散距離二次方遞減,當經過安全距離到達觀眾時,濃度已很低,對人群和環境造成的影響都很小。
3) 燃放生成物可吸入部分少,產生PM2.5更少
煙花爆竹的組成成分和生產過程中基本上不會產生PM2.5,甚至是可吸入的PM10。只有在煙火藥發生燃燒反應時,按所產生的焰火效應要求,生成不同的氣相或凝聚相(固、液)物質。根據近年來煙花爆竹制作工藝和藥物配方的不斷研究改進,煙火藥燃燒能夠達到或接近零氧平衡,在這種條件下生成的CO、NOX、H2等有毒氣體和可吸入部分為最少。
煙花爆竹燃放后會生成氣體煙霧、漂浮物和殘余物,其具體成分往往因產品品種、藥物成分,以及燃燒程度不同而各異,如有的產品藥劑中不含硫,有的不含碳,有的是采用塑料等等。尤其是煙花爆竹標準中對產品藥量進行了嚴格的限制,生成物中的氣體煙霧以微粒(煙)、溶液(霧)和氣體的形式短暫的飄散在大氣中,具有量少,顆粒大,時間短,揮發消散快的特征,根據標準考察年和24小時平均的PM2.5,燃放后能迅速恢復到環境質量標準要求。
煙花爆竹是由紙質筒體和泥土組成的主體,燃放后會形成殘余物。或按設計效果生成的紙帶、紙傘等漂浮物,以及散落的泥土、稻殼、棉籽、木桿等。漂浮物和殘余物因其顆粒大,在短時間內飄撒在大地、建筑面或水面上,不會存留在大氣中。這些物質均是可降解的,特別正在興起的紙質模具筒體,可以回收利用。不但不會產生PM2.5,對環境的影響也很小。
生成物主要有:
a) 固體微粒:K2O、K2CO3、K2SO3、K2S、BaCl2、SrCl2、CuCl2、MgO、Al2O3、CaCl2等。
b) 氣體:CO、NOX、N2、CO2、H2。
c) 漂浮物和殘余物:彈(紙)片、紙管、泥土、塑料體、稻殼、棉籽、木桿等。
三. 煙花爆竹標準對有害有毒成分的控制
煙花爆竹自從開始標準化建設以來,非常重視對環境的污染和消費者的傷害。相繼發布標準對煙花爆竹的組成成分、性質,制作工藝,生產過程進行嚴格的控制,嚴禁使用有毒有害成分。
煙花爆竹產品基礎標準《煙花爆竹 安全與質量》及各分類標準中明確規定了,嚴禁使用砷化合物、汞化合物、沒食子酸、苦味酸、六氯代苯、鎂粉、鋯粉、磷(摩擦類除外)等,爆竹類、噴花類、旋轉類、吐珠類、玩具類產品及個人燃放類組合煙花不使用鉛化合物,另外,如噴花類、旋轉類等非炸響性藥物一般都不含硫磺。隨著對煙花爆竹安全性能的不斷提高,產品的藥量受到嚴格的限制,也確保了產品的環保性。
四. 煙花爆竹與汽車尾氣、工業生產所產生PM2.5的比較
人們燃放煙花爆竹主要在春節、清明或喜慶的節日,但地域分散、時間短暫,產生的PM2.5與汽車尾氣、工業生產相比微乎其微。如據有關實驗顯示:一場30分鐘的焰火燃放,于下風處檢測產生的PM2.5最高值為200μg/m3,一臺排氣量為1.8T的汽車尾氣排放時,在尾氣排放處檢測產生的PM2.5最高值達到1200μg/m3;據對113個重點城市調查顯示,機動車排放的氮氧化合物、揮發性有機物和可吸入顆粒物,在城市中心區所有污染源中的貢獻比例已分別達到66%、90%和26%,而對人體危害較大的可吸入細顆粒物(PM2.5)也主要來源于汽車尾氣。又如2011年北京市PM2.5大概22%以上是機動車排放的;近17%是燃燒煤炭如電廠、鍋爐、散煤排放的。杭州機動車尾氣排放對PM2.5的貢獻率達33%;工業生產中燃煤的貢獻率達15.9%。煙花爆竹燃放時可能使當時集中地的PM2.5短暫升高,但考察其全年、24小時的平均濃度就極小了。
五. 煙花爆竹與PM2.5研究方向
由于PM2.5將對環境造成嚴重的影響,對人類健康帶來很大的傷害,煙花爆竹燃放時可能產生極少的PM2.5,為了更加科學有效的控制PM2.5的產生,從源頭上進行控制,確保煙花爆竹朝著更加環保的方向發展,擬在以下方面進行研究:
1. 開發新材料,尋求燃燒后不產生CO、NOX、硫化物及金屬顆粒的新型氧化劑和可燃劑,配制綠色煙火藥,消除生成PM2.5和有毒有害氣體的可能性。
2. 研究新配方、新工藝,使各種煙火藥反應盡量達到或接近零氧平衡。
3. 考慮風向的影響和與居民區的安全距離,科學劃分燃放禁區和燃放區。
4. 提高檢測能力,科學分析煙花爆竹燃放后產物的組成成分,實時監測其對環境造成的影響,以指導產業的發展。
5. 提高產品質量,確保藥物充分發生反應,加強監管,將有效降低PM2.5。
總之,煙花爆竹是一種有著1400多年歷史的娛樂消費品,盡管在一些產品的藥物中含有C、N、S等成分,但從其組成原料、生產過程、燃放產物與產生PM2.5的關系分析,特別是從年和24小時平均PM2.5來考察對環境的影響,是十分微小的。